推广 热搜: _佛教用品  佛珠  香道  倡导科学放生护生  佛宝网  文交会  菩提子佛珠  红木家具  时尚  黄石市佛协第三次代表会议召开 

两会关注“抹黑佛教”事件,谁是背后的“主谋”?

   日期:2024-11-22     作者:佛艺网huanxifo.cn    

两会期间,学诚法师提到: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佛教不能保持沉默。佛教不去主动积极地自我诠释、自我宣传,就很可能遭遇“被诠释”“被定位”乃至“被抹黑”的窘迫和危机。 确实如学诚法师说言,传统佛教讲“忍让”,面对流言蜚语,很少会“发声”。
这也造成我们如今一打开新闻,有关佛教的内容,更多的是“负面”信息。
前不久的“少林寺住持释永信被举报”事件,更是轰动一时。
这一方面是自身的“保守”,另一面是大众对佛教有很深的“误解”。
长期以来,寺庙僧人过得是“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静谧生活。
一般人的印象中,僧人往往是住在深山老林中,不食人间烟火。
而正是由于与世俗人间的隔断,人们对佛教充满着神秘感、敬畏感,
这样很容易走入“迷信”误区,以至于如今烧高香、抢头香的行为屡禁不止。百年前,近代高僧太虚大师提出“人间佛教”,
他认为佛教是用来解决人生问题,
佛教要为活人服务,与世俗社会紧密联系。
而如今,许多人对佛教仍然一知半解。
这其中一些原因在于佛教自身的“保守”,
因此学诚法师才会提出,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佛教不能保持沉默。
只有大力弘扬“正信佛教”,才能逐步消除人们的误解。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世人对于佛教的一些常识方面的误解。
误解一:僧人是否都会武术?
在这个古装剧满天飞的时代,许多年轻人说起来僧人,脑海中呈现出这样的画面——僧人拿着少林棍,使着龙爪手,飞檐走壁。
但现实却是,绝大多数的僧人不会修习武功,
他们大多时间在寺院诵经念佛,
而像少林寺一样的僧人,被称为武僧。
误解二:是不是受了打击才会出家?
一般我们印象中, 好像出家人都是受到打击,对世俗生活失去希望,才遁入空门,其实并非如此,
每个人出家的因缘不同,古往今来,像很多高僧大德以及很多高等学府毕业的高材生并非是因为在世俗世界遇到了打击。
而是因为他们对于世界的求知欲和自身的信仰,
因此开始了漫长的求佛路。
误解三:只要是出家人都可以称之为和尚?
答: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和尚”是一个尊称,指德高望重的出家人,要有一定资格堪为人师的才能够称和尚,不是任何人都能称的。
这个称呼并不仅限于男子,出家女有资格的也是可以称为和尚。
在一座寺院或一座山头,真正能堪称和尚的不多。
现在的人们不明白"和尚"二字,认为凡是出家人就能称为和尚,
而且一般当作是男众专用的,这是一种误解。
误解四:印象里僧人应该都是清修的,
为什么实际上人们看到的不一样?
在我们普通人的眼里,对出家的僧人有很深的误解。
受外界传达知识的影响,僧人应该是闭关清修,不问世事,高高在上,与我们正常的距离是极其遥远的。
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去寺庙里看到的师父们除了重要场合外,经常会外出交流、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
有人会质疑,“这是真的修行吗?”
在互联网时代,任何事物都必须与时俱进,不利用互联网这个工具前进,迟早会被淘汰。
佛法修行也一样。
师父们除了日常的苦修之外,在这时代,一个寺庙的管理者,
更重要的是将佛法的智慧传递更多社会公众。
这时候就需要借助现代的通讯工具和通讯方式。
误解五:僧人头上没有“点”,是不是假和尚?
受电视剧的影响,大众认为出家僧人头上应该有几个点,而现实中看到的并没有。
大家所说的点叫做“戒疤”,也称“香疤”。
是指佛教徒为表示受戒的决心,以求清净,在身上燃香留下的疤痕。
1983年12月,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扩大会议作出了《关于汉族佛教寺庙剃度传戒问题的决议》。
该决议中说:受戒时在受戒人头顶烧戒疤的做法“并非佛教原有的仪制,因有损身体健康,今后一律废止”。
从此以后,新受戒的汉族僧人,头顶上再也不会有戒疤了。
误解六:是不是所有的僧人都不吃肉?
比丘戒律中并没有不许吃肉的规定。
只有汉传佛教的僧人是不吃肉的,藏传和南传佛教的僧人会吃肉。
从历史来看,汉族佛教吃素的风习是由梁武帝的提倡而普遍起来。回到最初我们的问题,
误解、抹黑佛教的“主谋”到底是什么?
其实就是人们内心的偏见、无知。
我们在没有了解佛学正法、正信的情况下,
没有真正的了解佛教徒,
却误听他人的偏见,以讹传讹,导致佛法被蒙上了阴影。
最后一心想用五个字呼吁下大家,
“任重而道远!”
希望各位在学佛的道路上,端正态度,切勿以讹传讹。


 
 
更多>同类艺术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艺术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营销服务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2024041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