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_佛教用品  佛珠  香道  倡导科学放生护生  佛宝网  文交会  菩提子佛珠  红木家具  时尚  黄石市佛协第三次代表会议召开 

卫生香的由来

   日期:2024-11-25    

弘慧合作单位小冈鸿润香厂的产品:百年经典香

  汉语中的“香”字有两个意思:作形容词时意为“好闻的气味”;作名词时指的就是卫生香(民间流传的千古绝对“香香两两”至今无人能对出下联来,其中“香香”意思是“有香味的卫生香”)。卫生香是人们采用各种木粉(会燃烧的树皮、树干弄碎)、粘粉,根据一定的比例,制成各式的香饼、香球、线香、棒香、盘香等,加上一些有香的物质(可以是有香的桧粉,也可以是各种中药粉或是各种香料香精),通过点燃,使之发出香味作为敬神拜佛、熏屋熏衣、防虫驱瘟、香化环境、调理身心作用的一种传统民族生活用品,所以大家称之为卫生香,有时也被称为“神香”、“檀香”。由于卫生香是点燃后熏香,所以也有把卫生香理解成“熏香”。

  卫生香来源于古中国和古印度,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主要是佛教用途多,而我国有关卫生香的记载也非常的多,流传最广的是现在的各大寺院、各地方的庙。从古至今,香火不断,源远流长。熏香的习惯来源于宗教信仰:古代人们对各种自然现象解释不了,感到神明莫测,希望借助祖先或神明的力量驱邪避疫、丰衣足食,于是找寻与神对话的工具。由于人们觉得神仙与灵魂都是飘忽不定的、虚无飘渺的(云雾缭绕之处也被人们以为是神仙居住之所),而卫生香点燃后会发出烟雾,于是古人就似乎找到了与神、祖先联络的办法——把各种要求向神祈祷:“借香烟之功,请神明下界”,寄托一种精神希望。而西方,香料一词英语是Perfume,拉丁语Perfumum,意为“通过烟雾”,说明古代西方香料也是从熏香开始的。日本至今还流传着的“香道”文化,是古代中国发明而传入日本的,这点至今日本的一些地方还可以找到其痕迹,说明日本的熏香是从中国传入的。

  卫生香用途广泛,但主要还是应用于宗教活动和民间信仰方面,历代的王朝贵族,都有焚香祭视拜天祭神的习惯,盼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佛教信仰者每天都有点香拜神敬佛的习惯。自古道:人争一口气,佛受一柱香。烧香是为了传递信息,经常三柱香烧香敬佛,功德无量,心诚则灵。而马来西亚烧香并不是几根,每次都是一大把一大把地燃烧。我国各大寺庙每天都迎来无数的香客,每人都会带上大量的卫生香,祈求神明保佑。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有时更是人山人海,人们盼望神佛会给他们带来好运。大旱之年,焚香祭天求雨;丰收之年,答谢神明;出门前焚香求来安、好运;开业时,焚香求发财;出海前,焚香保平安;大厦奠基时,焚香求吉利。可见焚香已成为人们渴望实现某种愿望的精神寄托,也是表明心迹的一种方式。另外,各个地方的祭祀活动、宗教活动和民间的修谱等等,更是大量的焚烧卫生香,这种活动更有一场比一场壮观的趋势发展,每个地方的活动越搞越大,卫生香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大。

  自古以来,人们生儿育女、延续香火的想法,已成为一种信念,人死后,后人会烧上三柱香悼念,表达思念之情,代代相传。清明扫墓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但出远门的人们都要回家祭奠,有的侨胞、港澳台胞更是不远千里返乡祭祖,给祖先点上三柱香,以表明自己不忘祖德祖训的心声。

  另外,和尚坐禅、念经,要点燃卫生香传递信息,练气功的人们点燃纯正的檀香,使心情平和,有益于修身养性,保健身体。

  熏香还有防病驱瘟的作用,古代就有在端午节焚烧艾蒿的习惯,确实非常科学,它不但可以杀菌、驱除瘴气,还能赶走蚊蝇。现代生活水平高了,人们有时在房间、宾馆里或公共场所点燃好闻的卫生香,使人一闻顿感空气清新、环境优雅。随着对芳香疗法和芳香养生的重视,卫生香更加凸显其美好的明天。

  历代人们使用卫生香,至今都有记载。早在商周时期,就有姜太公焚香祭天的传说,这在小说《封神榜》中有许多叙述。而在唐朝时期,佛教盛行,香作坊、香客遍布全国,形成一大行业。唐朝唐玄装到西天印度取经的故事,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至今大家仍津津乐道,其中多处描写焚香。宋朝时期,宋洪驹先生的著书《香谱》中就记载着汉武帝宫廷制香的配方,明朝时期盛行的各种庙会,清朝各代皇帝的天坛祭天的传说,说明从古至今,卫生香行业长盛不衰。中国文革时期的破四旧、立四新运动,佛教、庙寺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卫生香也一度被禁用。但改革开放以来,宗教信仰自由使得各地香作坊纷纷生产卫生香来满足市场的需求。到现在,全国大大小小的香厂多达万家,发展成较大规模的厂家也不少于百家,由于中国的劳动力便宜,生产的卫生香质量又非常好,东南亚、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纷纷到大陆来购买卫生香,使得我国卫生香出口一度繁荣起来。

 
 
更多>同类艺术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艺术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营销服务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2024041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