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后的沉香木会释放出独特的香气。
沉香收藏家黄越强在五桂山的会所收藏着各种沉香。
中山味道
中山首创“沉香宴” 正酝酿本地特色香道
核心提示:中山是“中国沉香之乡”,知道沉香的中山市民不少,但是熟悉沉香的人却不多,能品尝到用沉香入菜的奇特味道的更是少之又少。
近日,中山市沉香协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介绍了首创开发的“沉香宴”,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促进沉香产业的发展。
据悉,目前中山沉香产业已初具雏形,未来沉香文化和沉香制品将走入寻常百姓家庭。
几案上香烟袅袅,耳畔筝声萦绕,坐在古香古色的中式家具上,呼吸着清香淡雅的空气,品着由沉香泡制的香茗,看着书画家现场挥毫,置身于中山市沉香协会新闻发布会的现场,一种穿越感油然而生。
1月11日,在沉香收藏家黄越强先生位于五桂山的会所,中山市沉香协会以独特的形式向媒体发布了开发的“沉香宴”产品。同时也是中山市沉香协会常务副会长的黄越强从沉香、檀香、麝香和龙涎香“四大名香”开始向来宾科普香文化知识。他专门有一个“赏雅堂”用于收藏这些名贵香料,“赏雅堂”内摆放的香料实物成为科普的最好教材。
沉香搭配食材煮出独特香味
“普通的沉香树是闻不到香味的,要结香之后才会有。”黄越强说,结香有很多种方法,刀砍、虫蛀、病腐后都有可能结香,结香过程少则数年多则数十年,地域不同,沉香的味道也大不一样。
黄越强介绍说,很多人都知道沉香可以做成中药和香料,但不知道沉香也能和食物结合,制作出独特味道的食材,沉香协会为此专门开发出了“沉香宴”。
“沉香宴”不仅有香薰,还有沉香、人参一同泡制的白酒,野生沉香水仙茶、野生沉香煲鸡等多道菜式。逐一品尝,舌尖上能感觉到这种从未品尝过的独特香味,作为“主角”,沉香虽然戏份不多,但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我国首个沉香标准出自中山
“我们之所以开发沉香宴,就是希望让沉香这种养生佳品能够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黄越强表示。
中山民俗学者、中山市沉香协会会长李汉超的说法则更加直接,“中山获得‘中国沉香之乡’的称号,我们总得做点什么。”李汉超认为,只有发展了沉香产业,才能谈保护沉香。早在2006年李汉超等就提出了人工结香形成沉香产业的构想。
近年来,随着沉香价格飙涨,在收藏品市场上甚至有“红木论吨卖,花梨木论斤卖,沉香论克卖”的说法,巨大的发展潜力背后却是沉香市场的鱼目混杂。
李汉超说,目前中山的沉香产业已具雏形,形成了沉香的种植、加工和销售整个产业链,选址南区的专业沉香交易市场正在建设中。
“原来天然的沉香树只有4万多棵,现在全市种植的沉香树已经达到近200万棵。”不过,李汉超表示这么多树,结香的并不多,“大概只有几千棵,而且品质差别也很大。”
李汉超说,沉香产业才刚刚起步,市场还需要规范,这其中包括企业自己,也包括政府部门。他介绍说,中山已经有企业起草制定了我国首个沉香制品企业标准,目前该标准已经在国家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登记。
据介绍,该标准规定了制香用固体沉香制品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并按结香时间不同将沉香制品分五个级别。
中山将建现代沉香博物馆
除了发展沉香产业,作为民俗学者,李汉超对沉香文化也寄予了很大厚望。
李汉超告诉记者说,香文化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始于先秦,成长于两汉,盛于宋明,很多文人雅客都有熏香怡情的爱好,进入晚清由于战乱,极大影响了香料贸易和制香行业的发展,人们渐渐失去了这种闲情雅致,香文化自此进入了断层时期。现在国泰民安,人们都在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享受,香文化又开始应运而生,民间也兴起了种植沉香的热潮。
李汉超认为,新兴的现代沉香产业正在形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白木香(沉香)’的名字就会在我国濒危二级保护植物名录中消失。”
李汉超表示,中山市沉香协会正在酝酿一套有中山特色的香道礼仪,以体现中山特点的沉香文化。此外,协会也正打算建设一个现代沉香博物馆,目前已经在五桂山选好了址,博物馆将用于向市民展示“现代沉香”产业的发展历史。(来源:广州日报